1962年春节期间,北京中南海颐年堂里来了四位社会知名人士,分别是研究中央文史的章士钊、酷爱吟诗作对的仇鳌和在政府部门担当要职的程潜、王孝范四人。
毛主席开门见山,对着突然收到邀请还有些犯迷糊的四人说道:“今天你们都是陪客,等会儿要来一个特殊的客人。”话音刚落,门口走进来一个身材清瘦的男子,他身着中山服脚穿黑布鞋,瘦削的脸上挂着一副黑框眼镜。
来人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得到毛主席特赦后,被安排在全国政协部门负责文史工作的溥仪。
章士钊等人顿时恍然大悟,纷纷落座。在饭桌上,毛主席见溥仪显得有些拘谨,很少讲话,便夹了些苦瓜炒青椒给他。见溥仪吃得满头大汗,主席笑着说:“我们湖南人顿顿饭都离不开辣子,怎么样?味道还行吧。”
溥仪一边擦汗一边点头,毛主席放下筷子又问:“有件事我很好奇,传国玉玺现在放在哪里?”此话一出,之前还在聊天的众人纷纷停止说话,侧目看着还在夹菜的溥仪。
成为焦点的溥仪默默收回筷子,犹豫了好半晌才说出5个字。这个答案显然出乎众人意料,他曾经是清朝最高统治者,怎么会?
历史性的一刻
1959年12月4日上午,在抚顺战犯管理所里,全体人员整齐排列成几行,认真聆听台上工作人员大声朗读着第一批特赦名单。
当听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时,溥仪愣住了,他慢慢走上前,伸出颤抖的双手恭恭敬敬接过特赦通知书,难以自持地失声痛哭起来。
从苏联被押解回国前,他一度表现得很抗拒,担心我党不会轻易放过他在伪满洲干下的种种事情,还在回国途中试图自杀,幸而被工作人员拦下。在管理所改造的十年中,溥仪也从来没想过自己还有恢复自由的一天。
他不知道的是,毛主席拿到名单后曾说:“要释放的话,就先放他,我们有这个气魄。”这里指的他,正是宣统皇帝溥仪。
根据周总理指示,重获自由的溥仪来到北京植物园劳动锻炼。1960年2月16日,植物园的工作人员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皇帝”,一个瘦瘦高高,眼睛高度近视的沧桑老头。
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植物园安排他每天早上劳动,下午则和同志们一起学习。生活上,有两名资深党员对其精心照顾,需要用车的话也有专门的司机。
刚开始,溥仪也不怎么说话,与人相处都是淡淡的态度。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植物园的小年轻经常缠着要他讲讲以前做皇帝的事情,溥仪拗不过大家只能照实说,彼此的关系在一阵阵欢声笑语中慢慢变得融洽起来。
干活时,大家总是把轻活儿留给他,可溥仪摆摆手拒绝了。“这样不利于我的改造。”他不仅在温室培养花木栽培,还跟着大伙儿一起种玉米红薯、打猪草搞卫生,由于他干活不得要领,经常出现人仰马翻鸡飞狗跳的场景。一天他正在削树枝,因为不会使用刀具,手上被拉了一道很深的口子。一起工作的工作人员赶忙把他送进医务室治疗,“溥先生,要不你回家休息下吧。”溥仪听完摇摇头说:“是我太笨了,工作不能耽误。”从医务室出来后,他又跟着大家回去坚持干活。
除了要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外,从小被宫人伺候惯了的溥仪在生活中也闹了不少笑话。虽说在管理所改造了十年,但他还是很缺乏生活常识,连去食堂打饭都不知道要怎么弄。他分不清粮票、肉票、菜票,每次到了窗口处,总是把裤兜里的票据全部掏出来递给工作人员,弄得人家又得打饭算账又得和他解释,忙得不亦乐乎。
后来,还是负责照顾溥仪生活的两名同志出面帮忙,溥仪才明白每一张粮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考虑到他良好的表现,上级部门在1960年11月26日这天给他派发了证书。当溥仪拿到写有自己名字的选民证时,顿时觉得手里这张薄薄的证书比故宫所有的珍宝还要可贵。
按照安排,他结束了植物园为期一年的工作,前往全国政协任职专门研究清朝历史。那时候溥仪还不知道,他即将见到一个很重要的人。
这个人是谁呢?
第一次会面
1961年,中国末代皇帝被特赦的消息仍然是国际上热议的话题之一,特别是毛主席提出要单独接见溥仪后,此事件的热度彻底达到了沸点。很多对我们抱有怀疑的国际人士,听闻此消息后,都不得不承认我党在改造封建君主上取得的成就堪称奇迹。
那天,毛主席站在颐年堂内等待溥仪的到来,站立在一旁的工作人员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传说中的“皇帝”,溥仪表情很复杂,自责、喜悦和期盼交替出现在脸上,等他走到毛主席身边时,眼中的泪水顿时夺眶而出。
“我对国家和人民犯过死罪,做梦也不敢想,您还能接见我……”说到激动处,溥仪哽咽万分。毛主席摆了摆手说道:“欢迎你在北京生活,听说你在植物园工作得很顺利,现在去政协还习惯吗?”
溥仪摘下眼镜,眼神中带着三分震惊之色。他怎么也想不到,毛主席日理万机,每天手上有那么多国家大事要处理,居然还在牵挂着他,一时间无语凝噎,又忍不住痛哭起来。
一旁的工作人员赶忙递上热毛巾,溥仪接过擦了擦脸,慢慢从异常激动的情绪中走出来。“你之前在天津过得还好吗?有没有文绣的消息?”前往东北前,溥仪在天津住了七年,相比故宫充满约束和禁锢的日子,他反而感受到些许自由。
至于皇妃文绣,溥仪苦笑着说:“和我办了离婚手续后,她的日子也不好过,听说家里人对她不好,日子过得很苦。”讲到这里,他露出了羞愧的表情,低着头说道:“我在天津犯下了大错,真不应该听从日本帝国主义地摆布,成为他们的帮凶……”毛主席没有打断他,反而坐在一旁,听着溥仪回忆着之前经历的过往。
“一步错步步错……”溥仪叹了口气说道:“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我要当这个皇帝?”听到这里,毛主席开口讲道:“这是封建制度的产物,你无法决定。你不仅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末代皇帝。”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毛主席回顾了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皇帝,笑着说道:“你现在的情况证明了一件事,中国的封建制度彻底结束了。”溥仪听得连连点头,他早听说主席学识渊博,不曾想对方博古通今,普通人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他信手拈来,引据经典时还能插入自己的见解,着实令人钦佩。
两人一直详谈到六点多,到了吃饭时间,毛主席提出让溥仪留下用餐,等来到饭桌前,溥仪愣住了。堂堂国家主席,晚餐只有简单的四五个菜,其中只有一道肉菜。“我也有好些日子没吃肉了。今天你来,破一下例。”
那段时期,举国都在咬紧牙关节衣缩食还债苏联,中国拿不出多余的美元,只能用农副产品、轻工产品来抵扣债务。溥仪一直在接受改造,自然不清楚这些事情。
“是谁让您不吃肉的?”他有些吃惊地问。主席笑了笑说:“全国人民都没有肉吃,我自然也不吃。”说完,他夹起一大块肉放在溥仪碗里,连连催他趁热快些吃。溥仪看着主席的一举一动,又一次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自从他被押解回国,在管理所近十年的改造中,每一天都经历着剧烈痛苦的思想斗争。原本以为自己死路一条,谁知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不仅没有虐待责骂过他,反而处处给予了春天般的温暖。在一次次诚恳的交流中,溥仪慢慢意识到,这些人并不是来取他性命的,而是真心实意想要帮助他。
也是从那时候起,他开始放下皇帝的架子,深刻反省过去,产生了重新做人的想法。“主席,以前我在宫里用膳时,制作精美的各色菜品摆满了整整一桌子,有些菜我连看都没看就被撤下去了。”讲到这里,溥仪表情越发羞愧:“以后我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好好做人,请主席放心。”
毛主席与溥仪见面整整持续了五个多小时,眼见天色已晚,预示着接见也接近尾声了。告别时,溥仪突然提出要把自己的经历整理成册,毛主席听完先说了句“好。”而后又交代他在写书时,一定要尊重历史,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得做到真实二字。
看着溥仪边点头边往外走,毛主席又说道:“还是抓紧时间找个合适的女性成家,生活上也好有个照应。”快六小时的谈话,给溥仪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他反复回忆着毛主席说过的每一句话,充满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这辈子能与毛主席面对面相处,他觉得无上光荣。那时,距离1962年春节还有几个月,他并不知道,自己还能有机会与主席一起吃饭,而且还被当面问到传国玉玺的下落。
传国玉玺的下落,溥仪到底说了什么呢?
第二次会面
说起玉玺,就不得不提一场战争和一个将军。
1924年,冯玉祥趁着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两大军阀打得不可开交之际,突然带兵冲入北京,矛头直指还在故宫的溥仪。他的要求只有一个,让这位“皇帝”立刻搬离紫禁城,从此以普通公民的身份生活。
很快,负责北京警备工作的鹿钟麟总司令带人前往故宫,溥仪见大势已去,只能匆忙安排人收拾贵重物品,并乘坐鹿钟麟提前安排的车辆离开了故宫。
由于事情来得突然,对方强硬的态度也让溥仪一路上惴惴不安,随时担心这些军阀会要了他的性命,因此手下人到底带了什么东西出宫,他并不是很清楚。等来到天津安顿好一切,待宫人细细盘点后才知,最重要的传国玉玺居然没带出来,溥仪立马惊出一身冷汗。
他找人前往北京与冯玉祥谈判,请求对方归还传国玉玺。要知道,那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倘若在他这一代给弄丢了,以后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不得不说,彼时的溥仪虽然在军阀威逼下表示愿意成为普通百姓,实则内心深处还是以“皇帝”自居。
得知冯玉祥答复“没见过传国玉玺”时,溥仪只能无奈作罢。后来,他被日本人带去伪满洲国,又再一次萌生想通过日本人关系寻找传国玉玺的念头,殊不知,他这个皇帝只是个傀儡,日本人的口头答应不过是敷衍之词,断不可能真心为他打听玉玺下落的。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土地上接连吃了败仗,溥仪也自身难保,自然没有能力再去追寻玉玺去向了。
因此,他回答主席说“我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确是实情。
在座各位听到他的答案后,忍不住有些发愣。在毛主席没提这个问题前,大家都默认他作为一个前朝皇帝,哪怕没有随身携带玉玺,也必定会将它藏在一处隐蔽之地。不曾想,玉玺竟然遗失在兵荒马乱中。
毛主席听完溥仪回答后,颇有深意地说:“丢了也没什么不好,毕竟是旧时代的东西,终归是要被淘汰的。”
言下之意,无论是溥仪昔日的皇位,还是代表至高无上皇权的传国玉玺,已经不符合新中国的发展形势,最终都是要淹没于历史尘埃之中。
结束了关于玉玺的话题,大家也吃得差不多了。毛主席兴致勃勃地提出要合影留念,见溥仪站在左边时,他伸手说道:“你是客人,过来站在右边。”见两人并排站在一起,章士钊开玩笑地说:“这张照片有意思,开国元首与末代皇帝。”一句话逗得众人大笑不已。
作为中国一个特殊的存在,溥仪从两次与毛主席会面中深深感到了国家领导人对他的关心与照顾。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在组织关心下有了新的家庭,以一个普通丈夫的身份开始在北京的生活。
他以为以后不会再和毛主席有任何交集,可是两年后伟人的一个举动还是让他感动得潸然泪下。
主席到底做了什么呢?
再次关照
1964年2月13日,中央召开了春节座谈会,由毛主席亲自主持。在会上,他又一次提到溥仪,说:“你们要想办法团结他,他曾经是我们的顶头上司,在座各位也都是他的老百姓。”见大家都不说话,他加重语气继续说道:“前几天,我听人讲,他的日子过得不太好,每个月只有180多元的工资,是不是太少了?”
为了帮助溥仪,毛主席拿出了自己的稿费让章士钊代为转送。后来,听说溥仪的七叔载涛生活也出现困难后,他立马将稿费一分为二,请章士钊一道送回去。
“感谢主席百忙之中还挂念着我,但这钱我不能收。”溥仪表示,他的自传刚刚出版,很快也能拿到一笔稿费,生活上不成问题。可架不住对方一番热情,他最终只能收下,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也化为一串串激动的热泪。
载涛作为溥仪的七叔,在整个家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两人关系曾因为种种复杂历史原因一度变得疏远。在我党的关怀下,家族成员才慢慢开始融洽相处。
溥仪被特赦后,周总理曾邀请爱新觉罗家族成员一起参加座谈会。那时候,溥仪的几个妹妹已经彻底摆脱皇权束缚,有的成为了街道托儿所创始人,有的在故宫负责档案管理工作,有的成为了画家,有的则是教育工作者。全家老小,只有溥仪还在改造学习中。
面对家族成员的排斥,溥仪一度感到手足无措,还是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帮助下,爱新觉罗其他成员一改往日成见,决定帮助溥仪快速成长进步。
溥仪也和自己的七叔载涛开始联系。在叔父家中,他见到家族的第三代成员,他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围着屋里打闹,还有一些学业有成的青年人,带着无限热情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洪流中,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大家都过上了安定、美满的生活。
参考资料:
国务院参事室:【读史忆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馆员的故事
人民政协报:忆"末代皇帝"溥仪:周总理曾与之握手关心其身体
中国新闻网:末代皇族解放后的新生活:毛主席给任务探望溥仪
羊城晚报:1962年毛泽东宴请溥仪称其是“大家的上司”
央广网:从皇帝到公民溥仪被特赦为何痛哭失声?
中国政协文史馆:在植物园劳动期间的溥仪
文汇网读书周报:1961年毛泽东单独接见末代皇帝溥仪长达5个多小时,溥仪几次失声痛哭